2024年4月7日 星期日

閑敲棋子落燈花

    年邁悠閒之餘與老友「手談」,曾是年輕時卑微的心願。只是這個小小的期望在摯友辭世後便不敢奢望……
    不曾與人圍弈,沒記錯的話應已十幾年了。對喜歡下棋的人來說,不啻是一種懲罰!雖有AI崛起可以人機對弈,只是弈趣幾乎蕩然無存,恐連「澆愁解悶勉可湊數」也難。
    和我同學圍棋,小稍後,但的棋力長久來卻總差小和我一截,若他還在的話,依舊是最佳同享弈樂的好夥伴。
    雖然要讓他四子,但和他下棋,身心完全呈放鬆狀態毫無負擔,誰輸誰贏都無所謂,好玩就好。沒想到他竟然走得那麼倉促,恐怕妻女只能領取撫恤金而已。
    小棋力與我伯仲之間,理論上應是同享弈樂最佳夥伴;只是他過於自負,且不同於我彼此交心的層次,尤其經過近十幾年來歲月的掏洗雕琢,彼此的交情也逐漸趨淡。
    不可否認小近一二十年來的圍棋實戰經驗倍蓰於我,更因這期間個人身體受創傷殘,體力大不如前,沒記錯的話,從辭世之後他和我便不曾真正交過手。若跟我再在圍棋一較高下而不小心輸的話,自負的他如何受得了……
    然而不曾交手又如何,多年前同赴台南與友人棋敘,友人當時另約了兩位業餘五段高手來對弈,結果我的戰績不比他差;幾十年來幾乎不曾實戰,也沒拿過段位證書,身手雖稍嫌生澀,但寶刀未老而實力猶在,小終究太小覷我了:以為幾十年來他和我在圍棋圈混的時間不成比例,棋力比他差想當然耳!?
    台南那位友人雖僅拿了三段證書,卻讓另兩位五段高手二子仍處上風。難怪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跟他交手的有限回合,似乎還未曾開胡過。也許他的圍棋實力已勝我一籌,只是還無法拉大差距,這應是較為允當的評價吧。
    可惜和台南那位友人的生活圈有些差距,期約圍弈似乎不難,只是有些大費周章,成行的機率似乎和意願高下成正比,尤其沒人相陪的話,一切都暫且擱下吧……
    那個讓人心慕神馳的景象:宓靜清幽的場所,悠然閒適的氛圍,的是讓人羨煞其中那同享弈趣中的幽人雅士。
    「有約不來過夜半,閑敲棋子落燈花」,那樣的心情,對我來說已是年代久遠的歷史故事了。
    雖然偶而仍會嚮往那種以棋會友的酣暢,實際生活中那樣的場景杳茫難遇也不可求,與其期望「偶遇」敵手,不如全心全意拋開對弈的念頭,投入另一個單人即可掌控的遊戲——電腦。
    若是以往,偶爾想來一盤解解癮:有ZEN隨時奉陪——
    此時此刻,終究疏離太久,棋力不知已倒退到何種程度?而更讓人關注的是:是否依然保有圍弈的熱衷?恐怕得看因緣了!

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

傾慕

    舍弟軍中服義務役退伍前夕,有個年輕女孩餞別時跟他告白:希望跟他在一起。舍弟後來滿輕淡的談起這件事,似乎只是人生的一段插曲,而非重大的抉擇歷程。
    他婉拒了她,不適合的原因是兩家的經濟環境都差。若是我面對這樣的狀況,即使多年後捫心自問,還是不知如何才是正確因應……
    理智告訴我,應該和舍弟的立場一致,只是情感上卻讓我躊躇;能讓一個女孩拋開矜持而傾心表白,怎麼忍得下心決絕於她……
    讀高中時,母親有一次曾問我的意願:有鄰家女孩有意跟我交往。當時只有摯友吳和我常相往來,能有個女朋友自是求之不得;作夢的年紀,誰不憧憬著結交異性朋友。可是不知何故心裡就是覺得不妥而回絕,大約層次不相屬或味道不對吧!心儀的對象應是清純不脫稚氣的女孩,誰想和黃毛野丫頭在一塊。
    內人和我讀大學時結識,結婚多年後無意中發現她高中時的大頭照,清純的學生氣息讓人頓生好感。何其幸運能獲其芳心願意與我共度一生。曾問她如果當時和她認識是否會和我交往,不出意料:決然的否定。
    高、富、帥,和我沾不上邊,而年輕時的形象應猶不脫青澀呆板,要想贏得正滿懷憧憬的女生青睞,難如登天不難想像。
    只是我一直不解,既然不是理想對象,為何還願意委身相許?何以不嫌一個來自鄉下、家無恆產、還在半工半讀的窮小子?
    轉系就讀時經同學介紹和她初識,和她一起搭車上學權充護花使者。剛好又和她同班,作夢也沒想到彼此因而結為夫妻。
    曾經殷盼有女孩相陪,走一段路或坐一會兒聊聊。然而陪她搭車同行,聊到後來話不多時猶懵懵懂懂絲毫未覺:身旁的她不僅僅是同學、還是個青春美麗的少女。
    腦海裡曾經勾勒過未來擇偶的選項:學歷低些日後爭執少些。和她同車上學之初,對她就如一般同學看待,壓根兒沒想過喜不喜歡的問題。各有各的天地,同車時稍微留心一些,彼此多個照應。
    伴她同行大約半年不到,有一次上學途中她語音細微又略帶哽咽地對我傾訴:沒想到會對我產生感情,讓我既錯愕又驚喜。
    雖只聽清楚前面幾個字,卻能深深地感受話中真意。沒想到她竟然會對我產生情愫,且在短短的相處時間裡。到底我是怎麼感動她的?只是同學同車時彼此閒聊,又不曾獻殷勤,也沒特別表現……
    和她結識之前,跟摯友吳在學校附近賃居,房東讀商職的女兒顯然對我頗有好感:她和妹妹在家時常常會和摯友與我像家人或朋友般嬉鬧,帶給我不少快樂時光。
    有一次路上遇見她放學回家,興奮地靠近問她:要不要陪她走回去,儘管路程只是短短幾分鐘。想不到她卻羞怯似地回絕了。
    後因換了工作與摯友分道揚鑣,當時無暇細思:這樣不啻放了摯友鴿子,無形中也沖淡中斷了那份初綻朦朧的情誼。有關她的訊息,只有在課業空檔探訪摯友時才得以獲知。
    暑假時忙於工作,完全忘了和摯友聯繫。開學後我轉了系,再訪摯友時才知他已轉赴台中就讀。和他一塊找房子賃居的影像片段仍清晰印在腦海裡,但不知在書信聯繫的年代如何分從兩地來此相聚?
    對她,不容諱言頗存好感,只是她婉拒了陪她同行之邀,瞬間澆熄了我對這份情誼繼續發展的奢想。而摯友離去後再見她的機會只剩登門造訪,依我個性實赧於這麼做。單憑師大年輕的無價身段,我怯於如此直率表白。這段隱約似有若無的情緣大約到此為止,只能當是人生歷程的一段插曲。
    忘了之後什麼時候、在怎樣的場合裡再遇見她,只印象深刻地記著她小聲恨恨地對我說:「你給我記住!」並轉身離去。那時大約已是內人跟我表白心跡之後了。
    如在之前,我會向她解釋:還不屬於已有交往對象的族群。之前如讓我明白:對我不僅只是熟稔的鄰家大哥看待;和內人結識進而交往的機率應是微乎其微。
    也許我傷了她的心、毀了她的期盼而渾然未覺。究竟她對我投入多深的感情不得而知,儘管我珍惜這段情誼,只是混沌中既無約定許諾,雖然彼此都有好感,誰知情竇初開少女的心!跟她提出同行的邀約如應允了,應可認定:彼此算是交往中的朋友了。往後的發展或將截然不同……

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

生活札記

    朋友的先生陳老師,一份報紙可以消磨半天工夫,經年累月而不疲,那份清淡自適的沉穩工夫,委實讓人好生佩服!
    捫心自問,自己可沒那份能耐,雖然寂靜隱居式的生活絲毫不會對我造成困擾,但如他那麼枯索無趣的生活,不知還有誰消受得了?我才不願意這樣過。
    儘管我的生活習性也偏向靜態,經常蝸居家中不以為苦。報紙從好幾十年前副刊裡雋永的文章消失後,對我已毫無吸引力,近幾年來甚至連其大標題都懶得過目。
    若沒有電腦可用,對我來說日子可就不好過了……
    聽音樂、看影視,偶爾為之似乎挺愜意的,閱讀經典古籍雖較持久可行,但內心那股似有若無、無以名之的悸動卻不知如何按捺?
    不知會不會心裡慌得想找人下圍棋甚至象棋?不知會不會揹著相機到處尋找拍攝的標的?
    也許,現在多了毛孩相伴,時光轉輪中也不復是年輕的樣貌,或多或少會有不同的變化;再說沒有電腦只是假設議題,想得那麼多幹嘛?
    與電腦廝混久了,天知道,這玩意兒還真的不賴!撇開連網部分不說,光是玩軟體程式就夠夜以繼日耽玩了,膩不膩因人而異。遊戲、娛樂、學習、工作,就看你的程度與態度如何而定了!
    不能不特別提出的:當攝影從菲林(FLIM)轉成數位,以往拍照按下快門鍵,一拍兩瞪眼,好壞立判,而這樣的結果還得等照片洗出來才能確定;現在則是取景拍照的當下便知讚否,視窗重現即可獲得證實。
    重點是:舊時的暗房技術也悄悄地被程式軟體(即所謂的電腦後製取代,甚至在相機裡預置了一些拍照模式(如 HDR),讓人更輕易地拍攝出精彩的照片來。
    玩電腦,居然悄悄地便將舊時的暗房技術灌注,讓攝影功力因驀地平添不少後段進程,而躍昇至另一個層次、另一種境界。人生難得有這麼受用的感覺,真棒!

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

益智圍棋


滑鼠點擊右列網址代碼 GO 10101 即可欣賞動態解題『請先點選箭頭標誌』

    象棋,從小便與它結緣;圍棋,高中時才一睹廬山真面目。兩者雖然不曾讓我沉迷,但都在個人生活領域裡佔據了一塊不小的位置。
    在個人電腦尚未萌芽、成熟之前,圍棋更幾乎獨佔心頭一隅稱霸。
    學會圍棋雖然虛耗了不少生命,也增添了不少虛幻的期待,無疑地它也豐沃了我一小角的心田。跟參研易經、子平推命一般,在在只充實了腦袋瓜、豐富了生活情調,對民生問題毫無助益。
    比較實際的是:花費了不少功夫在電腦上,雖然仍無補經濟,卻讓人能隨著時代浪潮推進,走在前端。
    我不後悔學下圍棋,「多能鄙事」不見得是壞事,雖然在人生旅途上真正受用的情形不多,但多開了一扇窗讓人大開眼界,就已值回票價。何況這是處在「不遇」的情況!再退一步設想,當時浪費在圍棋的寶貴時光,恐怕也難另覓尋其他有價值的出路。

    下一盤圍棋,終盤點空看誰輸誰贏,經常都需一個小時左右,如下象棋,恐怕已下了好幾盤。大概不耐長時間專注在黑白子之間,我下圍棋,往往初戰階段頭腦還算清晰,其他時候大約都處於渾噩狀態,於是經常遭遇好棋而被逆轉,甚至還被須讓四子的好友在未讓子的情況下贏過一盤,由此可知下圍棋幾乎從不數子的我,是如何地玩圍棋了……,而下象棋就難得碰上這種糗事。
    不曾與人下棋,歷經多少個寒暑已無從計數,即連瀏覽電腦程式圍棋、象棋,也多年不再觸及,對曾經是圍棋、象棋
的熱愛者而言,似乎有些不尋常……
    的確是有些變調,多年不碰圍棋,一晃眼即過,好像生活一點也沒褪色,生活中似乎不差這一塊;至於象棋更不在話下。
    不碰圍棋的癥結在於碰不到下棋對手,若為下棋而委屈將就或強求,並不符我的個性,於是這方面的生態自然而然逐漸萎縮。又因電腦這塊沃土讓人輕易上癮,不須枯待煎熬尋求對手,隨時開機即能按自己的需求從事工作或娛樂,再舒暢自如不過了。管它外面世界是否風雨飄搖,我不外求而已自圓足。

    以往常自詡,難遇棋力相當的敵手對弈,往後再也不能這麼說了,儘管現階段高階人工智慧圍棋程式尚未普及,但一般業餘高手目前恐已難與已推出的人工智慧圍棋程式匹敵了。只是與冷冰冰的電腦人工智慧對弈,不覺得沒意思的人恐怕不多,但總強過沒有人對弈的饑渴!
    粗懂圍棋的年代,假日有空便往圍棋社跑;來到現在的年紀和棋力,早已提不起當年那股勁道了,與人一較高下的興致,似乎也隨著歲月的掏洗,逐漸淡薄……

    去年(2016)三月九日人機圍棋世紀之戰,號稱最強的人工智慧「Google AlphaGo」對上世界圍棋頂尖高手李世石,才又重燃起對圍棋的熱情;並因個人網誌 GO 10101(動態圍棋)成功運作,自娛之外還能分享,對久已疏遠的圍棋世界才逐漸有新的認知。
    以往研究圍棋時,雖也在手筋、死活中練過功,後來幾乎只專注於實戰,看多了頂尖高手的實戰譜又缺乏磨練的機會,鬱積久了不膩才怪;在不觸及棋類遊戲期間,替代情境是數獨、紙牌接龍,但時間稍久便覺乏味開始不耐。
    因 AlphaGo旋風鼓動風潮之賜,重新發現那些束之高閣的圍棋手筋、死活資料,竟是利用短暫時間的最佳夥伴。而利用個人網誌 GO 10101動態圍棋呈現,更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:效果奇佳。
    懸疑待解,是挺折磨人的,尤其是那個結似淺顯可解卻又難以觸及;往往解鈴之方只是畫龍點睛一筆,即顯撥雲霧而見青天之功,讓人恍然大悟而心花怒放。
    可惜這個好處不懂圍棋的人無法體會、分享。

2017年4月14日 星期五

退隱山林同享弈樂



    年輕時,、小和我,不約而同都有個小小的心願,希望年老時退隱山林還能同享弈樂。
    遺憾的是:十年前已辭世,小似乎也早已淡了這個念頭,而我,年輕時的夢依然,只是已不敢奢望……
    和我同學圍棋,小稍後,但的棋力長久來卻總差小和我一截,不過若他還在的話,仍舊是最佳同享弈樂的好夥伴。
    雖然要讓他四子,但和他下棋,身心完全呈放鬆狀態毫無負擔,誰輸誰贏都無所謂,好玩就好。尤其彼此性情相似、臭味相投,因此同享弈樂之夢恐已隨他遠颺。
    小棋力與我伯仲之間,理論上應是同享弈樂最佳夥伴;只是他過於自負,且不同於我彼此交心的層次,尤其經過近十幾年來歲月的掏洗雕琢,彼此的交情也逐漸趨淡。
    不可否認小近一二十年來的圍棋實戰經驗倍蓰於我,更因這期間個人身體受創傷殘,體力大不如前,沒記錯的話,從辭世之後他和我便不曾真正交過手。若跟我再在圍棋一較高下而不小心輸的話,自負的他如何受得了……
    然而不曾交手又如何,多年前同赴台南與友人棋敘,友人
當時另約了兩位業餘五段高手來對弈,結果我的表現比他更出色;幾十年來雖然實戰幾乎掛蛋,也沒拿過段位證書,身手雖稍嫌生澀,但寶刀未老而實力猶在,小終究太小覷我了:以為幾十年來他和我在圍棋圈混的時間不成比例,棋力比他差想當然耳,何況個人籍籍無名,怎能與擁有五段證書的他相提並論!?
    台南那位友人雖僅拿了三段證書,卻讓另兩位五段高手二子仍處上風。難怪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跟他交手的有限回合,似乎還未曾開胡過。也許我的圍棋實力還未到達晉段程度,應是較為允當的評價吧。
    可惜和台南那位友人的生活圈有些差距,期約圍弈似乎不難,只是有些大費周章,成行的機率似乎和意願高下成正比,尤其沒人相陪的話,一切都暫且擱下吧……
    那個讓人心慕神馳的景象:宓靜清幽的場所,悠然閒適的氛圍,的是讓人羨煞其中那同享弈趣中的幽人雅士。
    「有約不來過夜半,閑敲棋子落燈花」,那樣的心情,對我來說已是年代久遠的歷史故事了。
    雖然偶而仍會嚮往那種以棋會友的酣暢,實際生活中那樣的場景杳茫難遇也不可求,與其期望「偶遇」敵手,不如全心全意拋開對弈的念頭,投入另一個單人即可掌控的遊戲——
電腦。
    如果偶爾想來一盤解解癮:有ZEN隨時奉陪——


2017年2月14日 星期二

(網誌程序)動態圍棋 —— GO 10101

(網誌程序)動態圍棋 —— GO 10101
    去年(2016)三月九日,人機圍棋世紀之戰 AlphaGo VS 李世石,號稱最強的人工智慧「Google AlphaGo」對上世界圍棋頂尖高手。首役影音視訊直播,全程四小時多,即連熱愛圍棋人士如我都受不了,更甭說不懂圍棋的人了。
    對已多年沒接觸圍棋的人,難得碰上如此世紀盛會,不免重燃起一股熱情。當時利用Google搜尋其棋譜卻遍尋不著,只好硬著頭皮循著視訊相關畫面在圍棋程式裡直接鍵入。雖嫌費工勞神,而從中重拾弈趣,卻也不是毫無收穫。
    人機圍棋世紀之戰首役圍棋譜,在二、三十年前的報版呈現印象如下圖:

    當時是否已呈現彩色報版或仍為黑白畫面,有興趣者可自行考證;我很難理解,數位科技進展日新月異,奈何迄今網路上猶出現二、三十年前的報版圍棋譜而仍未絕跡。
    紙版圍棋譜如上圖僅 186手,勉強還能抑制頭昏現象,下圖為 AlphaGo後繼者Master的棋譜:

    能不頭昏腦脹的恐怕不多!
    紙版兩三百手數就是一張圖呈現,如換成動態圍棋就有兩三百不同的畫面,且能任意前進後退隨興瀏覽整個局勢過程。雖然網路上展現真正的動態圍棋不多,貿然援引又恐有涉及智財權疑慮,但以附加網址方式讓有興趣者自行前往瀏覽,總比退而求其次,利用MP4影片或GIF動態圖片顯示之冒牌動態圍棋譜強;至於提供報版靜態圍棋譜,能免則免,太過時了。
    網路上展現程序動態圍棋,多年前個人的網頁即已提供,但利用網誌空間呈現動態圍棋,至目前僅成功運作了半年多。近來陸續添加個人欣賞的棋局四十多譜,下列圖片即為螢幕擷取之一景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欲窺全豹者,請參訪下列網誌:http://ever-eve.blogspot.tw/


    能利用網誌空間呈現動態圍棋,並非個人網路程式設計功力深厚,而是涉足的時間夠久,蒐集了不少資訊並加以彙整罷了。
    GO 10101是個人展示動態圍棋而成立的網誌,網址全銜並非特別好記,但利用Google搜尋GO 10101,嘿嘿!就會出現好幾行結果……如下圖:

     Google搜尋結果可能隨時更迭,但經好機次好奇測試均讓人興奮雀躍。這個網誌為個人消遣自娛外,還能分享同好,而往後如有需自我推介的場合,不須辭費,只需Google搜尋就綽綽有餘了。

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

名片

    依我的生活習性與個性,根本用不著名片。然而名片自製卻是行之有年:一、二十年。
    雖然「為時久矣」,只是偶而玩玩或幫朋友操刀,實際製作次數卻寥寥可數。
    上列名片樣式是前一兩天剛「出爐」的。
    不似之前,不再隨俗列上住址和電話或手機號碼;而只印上電郵與網誌。如果有緣,仍能循線聯繫的。
    之前曾興沖沖架設網站並特製名片匹配,一年期間「船過水無痕」,只為個人增加了「站主」的資歷。
    這次的名片式樣,一掃以往總是存在一股「不盡妥適」的缺憾感。(似乎只能無奈與勉強接受那樣的「作品」)
    字型,應是癥結所在。雖然之前已使用書法字型,只是姓名寥寥三個字,「楷、隸、行」就是沒有適當的字眼派得上用場。
    採用王羲之、趙孟頫等歷代名書法家的字,且是從鍵盤直接輸入而非套用影像圖案,效果相當融合,讓人頗覺自得。
    至於底色圖案裡,融入了個人設計的數位斗數影像,似乎不至於有太突兀的感覺。
    右上角「雅圃心耕園地」呈現的效果似不如預期。字裡嵌入花卉的圖樣太過繁複且乏展示空間,如龍困淺灘。這是個難得的經驗,需記取:太過炫奇,如用非其時,往往造成反效果。
    簡單呈現的美,常常會讓人難以置信!
    這篇文章2011-08-09發佈在個人另一個無從更新的網誌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