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7日 星期四

對著和尚罵禿驢

    朋友最近駕車到合歡山旅遊,電郵附寄涵蓋松雪樓的全景照片供同儕觀賞。
    由於相片畫素為一般螢幕好幾倍,不易觀看;在電郵的環境下更顯捉襟見肘。又因照片未加剪裁稍顯樸拙,故略加修飾並邊框處理後函覆並副知其他同儕參考。
    一位同儕於覆郵中提列兩個網址「參考一下」,當下以為起碼有個看頭,便不假思索地點下去。誰知挺讓人失望的,一個是網友的作品,一個是美術老師……
    當下未及深究即覆以:「因解析度不相屬,兩相比較顯得無謂(非只不公平而已)。 不過單就接圖而言,那位老師的照片「斧鑿」的痕跡未免太過明顯,近乎「現醜」。也許軟體的優劣多少影響效果,但就實際「較比」來說,□□列大師級當之無愧!」
    那位同儕接信後請我補寄□□合歡山的照片,又因信裡用辭「拍照功力少有專業攝影師能比」頗富酸味,於是附寄照片並于信中稍微費神詮釋「前函」的真意。
    誰知得到的覆函頗讓人有點傻眼: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看了很多有關松雪樓的攝影
所謂的專業攝影師亦拍不出這樣的作品
也許□□早就是專業攝影師的老師了
是自己少見多怪

    美術老師的評語:
Sony的相機自動合成風景根本不用再處理
那張松雪樓的作者,是世界最棒的攝影師,完美無缺,何止是大師,簡直是天下無敵…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    又不是……,根本不值一哂。
    會產生忒般不成比例的反應,委實頗感納悶;「較比」的照片說的是那位老師,而且專就「接圖」品評,根本未就照片實質內涵多所解構分析。
    倘看法相左無法認同,就該提出反駁意見,這才是正確的應對方式。「看了很多有關松雪樓的攝影」以及抬出「美術老師的評語」幫腔,均無補實際,徒然益增其無知罷了。
    多看攝影就能實增攝影功力?美術老師的攝影功力就相對高明?
    一起爬山時□□說:以前任職某單位期間,拍了一兩千張的照片,逢拍照的場合不少同事多會請他幫忙。可見他拍照確實具備相當的水平;個人雖非專家,連玩家也不夠格陪榜,但憑三、四十年的經驗及愛好,對自己的眼力還信得過。
    時下新推出的相機已有寬幅照片自動接合的功能,我沒實際使用過,不知其所能達成的效果如何?但據用過的人表示:接合的張數限制3-5,縫合處會預設標誌便於操作。
    如果兩張相片間明暗色調差異太大時,抱歉!無能為力。哈!不出我意料。大概使用傻瓜相機之流才會想利用。我寧拍成單張,再使用電腦後製,一切均在掌控之中。
    撰寫這篇網誌時,再回顧對「觀音山全覽」接圖的評比,「斧鑿」「現醜」的用辭頗為強烈,雖非對當事人、也非對攝影技巧,而僅就照片接合的效果「比較」,就有超乎尋常「迴響」產生。信手再打開那位同儕的覆信尋找蛛絲馬跡。
    唉呀不得了!我竟然「對著和尚罵禿驢」。並不是老眼昏花……
    而是瀏覽長句子時的輕忽以及循著自以為是的慣性邏輯產生的錯覺,掉入了一個不經意經營的陷阱裡。
    提列兩個網址:一個是網友的作品,一個是國立□□商工美術老師用其單眼相機指導拍攝的<網址>
    真是見鬼,這才發覺那一長串網址就是那位同儕的。邀人參觀還故弄玄虛、欲蓋彌彰,真是服了他!缺乏自信還是傲氣的呈現?
    雖然「錯把馮京當馬涼」,還好,所發表的言論可以攤在陽光下接受公評。只是「當著和尚罵禿驢」或「指桑罵槐」,似乎不會比「潑婦罵街」高明,還是避免的好!
(本篇一年半前「發佈」在個人另一個已呈凍結狀態的網誌裡。<刪圖並稍修飾>)

美麗邂逅 ── 一封未發出的電郵

    早年頗喜歡下棋,棋力也臻「敵手難逢」之境;當然這只就「業餘」而言。
    而常在一起的朋友棋力大多也達相當水準,「物以類聚」確非「無謂」!
    偶然的場合裡,無意間碰到高手,而舉手投顧間如覺得契合時,自然會有尋求「對話」的可能。在個人電腦的領域裡,同樣會希冀有類似的「美麗邂逅」!
    摸索電腦路上從Apple_II伊始,無意間看到「Basic 程式設計」而栽入。當時在書局幫忙,只為一探究竟,竟莫名地陷入這塊領域裡。
    第一台個人電腦大約是讀了程式設計之後兩年購入,之後才開始用電腦鍵盤學英打,接著是搞懂電腦的基本運作。而電腦概論則是不知多少年後才得以一覽究竟。頗以為憾的是:一路上只能從書上追尋答案。
    這一路上買的、送人的以及丟棄的電腦書籍、雜誌不知凡幾?學的、忘掉的同樣可取堆積如山為喻。現下體力、智力均無限下滑、「迭跌不休」,虛擲時光到頭來只贏得:可以輕鬆地駕馭電腦!後悔嗎?
    如果沒有電腦,簡直難以想像日子怎麼過!退休已逾十二寒暑,工作、讀書、寫作、娛樂等大部分均在電腦上完成。沒有工具、缺乏動力,如之何往前邁進?想你大概還未如我一般「淪落」!
    太座偶而返校說曾多次看到你也在那兒「趴趴走」。我頗好奇:想念、難忘學校的一切?還是一時無法適應退休的生活?還不至於感到無聊吧?電腦或網路充實、提升自己,甚至迷失其中,途徑甚多、汪洋似海,該不會……
    記得你曾提到:在學校裡 ASP只有你會。而年紀又小我不少,應猶有不少待發揮的空間和「衝撞」的餘力,「趴趴走」應只是在調適與尋求靈感吧!
(本篇一年半前「發佈」在個人另一個已呈凍結狀態的網誌裡)

傲氣 vs 傲骨

    許久以前跟太座的幾個同事稍有接觸,幾乎每個人都以為自己對電腦很高竿、很行,似乎不如此就會被比下去。而在這領域裡打滾了好幾十年的我,卻只敢稱半個玩家,實在慚愧!
    不少人對電腦罹患「白袍恐懼症」,其實電腦運用可說上手滿簡單的,並不需高智商或技巧,尤其操作「視窗系統」說可以現學現賣也不為過。難怪有人自詡很行!
    文書處理,每個人均能輕易入手;試算表,立即心領神會、似乎不難;簡報也很簡單,依樣畫葫蘆即可通行;網路,動一動點一點滑鼠就有反應!稱大師幾乎也不致遭受非難了,只消夠「敢」!
    一個朋友曾電郵附寄大夥合照的影像附檔供參,才只三、四張,都僅是幾十(K) 大小。由於解析度實在太低,請他再補寄原尺寸的照片。沒想到他竟如老鳥般跟我爭辯「檔案太大恐無法傳輸或傳輸太久讓人無法忍受。」
    他使用的網路頻寬為(5M),因此當下便告訴他:「時下傳檔哪個不是動輒幾(M)的檔案,幾十(K) 的資料可說猶如『雞肋』,何況是相當倚重高解析度的影像檔。」看他還頗不服氣猶待繼續理論的姿態,突然間似乎猛記省什麼事兒才閉起口來。
    十幾年前我已「充當」他的電腦啟蒙老師,累積至今三十幾年的經驗,再怎麼不濟、起碼也比猶處淺碟的他高明些吧!何況對電腦的熱愛,也深下過許多功夫,也許理論比不上科班出身,但實際運用時「科班出身」還不只是瞠目結舌的份!
    比起以前太座的那些自以為高竿的同事,他還嫌嫩、還比不上。怎麼談起話來就那麼盛氣凌人!若非這檔事簡單不易搞混,不然一個不小心還以為是不是自己年老頭昏眼花、冤枉了人家?
    三十幾年前曾往中部拜訪好友,跟他的一個棋友讓子圍弈,那個棋友不相信竟有棋比好友更好還能讓幾子的人。那時好友的棋力也只是普通,而我也僅是中級或中上程度罷了,根本稱不上高手。被讓子輸棋後,那個棋友才相信好友沒騙他,果然是真非假!
    即使現在棋力比當時又精進不少,已有好幾個五段高手在手下鎩羽而歸,但對當時的場景仍感愧不敢當!只是一般的棋力竟讓那傢伙驚為天人,井蛙之見、以蠡窺天,還真不是蓋的!
    好幾年前犬子請我跟他的同學在網路圍弈,因為他同學不相信有人能讓子和他對弈。忘了究竟當時授六子或八子,只記得開始時他氣勢如虹,似乎表示:整個棋盤都已是我的勢力範圍,充其量你能鑽點空做活就不錯了。豈知一、二十手之後,他已覺得苗頭不對,三、四十手之後,黑子先後被殲、部分地盤豬羊變色,再不久幾乎整個盤面均屬白棋範圍,不待「中盤」他已曳甲棄械投降。
    犬子還小時學下棋,不要人讓,卻想贏人。記得年輕時學下圍棋被讓九子,大約一年後,與當時的一位高手三盤升降,先被授四子,繼之三子、二子,從而讓先。那位高手覺得沒面子拒絕再下。
    被讓,有何羞恥?資淺後學本來程度就較低,向前輩請教是理所當然。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本事超越他人贏取勝利,才是應有的處事態度;只想贏而不思努力爭取獲勝的空間,天底下哪有這等好事?
    一位同棟樓房的鄰居相處好幾年不知彼此會下棋,我搬遷後碰面時相邀比試一番。他說少遇敵手,不過圍棋他根本沒得比;倒是象棋他還頗為自負,棋也不差。只是他連輸三盤連怎麼輸的都莫名其妙。嘴裡一直喃喃自語說怎麼可能,似乎難以想像連個波濤都未掀起,就兵敗如山倒地垮下來。
    摧毀他長久以來「敵手難逢」的美夢,委實有些殘忍。只是征戰結果難免有輸家,而我寧願是輸家,那樣就有挑戰的機會,充滿新的契機。
    象棋我曾與職業棋士對弈過,高手的確有其高明之處;業餘的總是遜色居多。下棋於我只是好玩,勝固佳負亦何妨;但對他們來說,勝負可關係到飯碗,非可小覷!
    今日社會太多自以為是的人,往往略知皮毛就以為已盡窺其中精髓。下棋如是,電腦如是,攝影如是。「傲」一外露即顯下流,有真本事如是;僅是花拳繡腿而呈傲氣,更是莫名其妙!
(本篇一年半前「發佈」在個人另一個已呈凍結狀態的網誌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