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

益智圍棋


滑鼠點擊右列網址代碼 GO 10101 即可欣賞動態解題『請先點選箭頭標誌』

    象棋,從小便與它結緣;圍棋,高中時才一睹廬山真面目。兩者雖然不曾讓我沉迷,但都在個人生活領域裡佔據了一塊不小的位置。
    在個人電腦尚未萌芽、成熟之前,圍棋更幾乎獨佔心頭一隅稱霸。
    學會圍棋雖然虛耗了不少生命,也增添了不少虛幻的期待,無疑地它也豐沃了我一小角的心田。跟參研易經、子平推命一般,在在只充實了腦袋瓜、豐富了生活情調,對民生問題毫無助益。
    比較實際的是:花費了不少功夫在電腦上,雖然仍無補經濟,卻讓人能隨著時代浪潮推進,走在前端。
    我不後悔學下圍棋,「多能鄙事」不見得是壞事,雖然在人生旅途上真正受用的情形不多,但多開了一扇窗讓人大開眼界,就已值回票價。何況這是處在「不遇」的情況!再退一步設想,當時浪費在圍棋的寶貴時光,恐怕也難另覓尋其他有價值的出路。

    下一盤圍棋,終盤點空看誰輸誰贏,經常都需一個小時左右,如下象棋,恐怕已下了好幾盤。大概不耐長時間專注在黑白子之間,我下圍棋,往往初戰階段頭腦還算清晰,其他時候大約都處於渾噩狀態,於是經常遭遇好棋而被逆轉,甚至還被須讓四子的好友在未讓子的情況下贏過一盤,由此可知下圍棋幾乎從不數子的我,是如何地玩圍棋了……,而下象棋就難得碰上這種糗事。
    不曾與人下棋,歷經多少個寒暑已無從計數,即連瀏覽電腦程式圍棋、象棋,也多年不再觸及,對曾經是圍棋、象棋
的熱愛者而言,似乎有些不尋常……
    的確是有些變調,多年不碰圍棋,一晃眼即過,好像生活一點也沒褪色,生活中似乎不差這一塊;至於象棋更不在話下。
    不碰圍棋的癥結在於碰不到下棋對手,若為下棋而委屈將就或強求,並不符我的個性,於是這方面的生態自然而然逐漸萎縮。又因電腦這塊沃土讓人輕易上癮,不須枯待煎熬尋求對手,隨時開機即能按自己的需求從事工作或娛樂,再舒暢自如不過了。管它外面世界是否風雨飄搖,我不外求而已自圓足。

    以往常自詡,難遇棋力相當的敵手對弈,往後再也不能這麼說了,儘管現階段高階人工智慧圍棋程式尚未普及,但一般業餘高手目前恐已難與已推出的人工智慧圍棋程式匹敵了。只是與冷冰冰的電腦人工智慧對弈,不覺得沒意思的人恐怕不多,但總強過沒有人對弈的饑渴!
    粗懂圍棋的年代,假日有空便往圍棋社跑;來到現在的年紀和棋力,早已提不起當年那股勁道了,與人一較高下的興致,似乎也隨著歲月的掏洗,逐漸淡薄……

    去年(2016)三月九日人機圍棋世紀之戰,號稱最強的人工智慧「Google AlphaGo」對上世界圍棋頂尖高手李世石,才又重燃起對圍棋的熱情;並因個人網誌 GO 10101(動態圍棋)成功運作,自娛之外還能分享,對久已疏遠的圍棋世界才逐漸有新的認知。
    以往研究圍棋時,雖也在手筋、死活中練過功,後來幾乎只專注於實戰,看多了頂尖高手的實戰譜又缺乏磨練的機會,鬱積久了不膩才怪;在不觸及棋類遊戲期間,替代情境是數獨、紙牌接龍,但時間稍久便覺乏味開始不耐。
    因 AlphaGo旋風鼓動風潮之賜,重新發現那些束之高閣的圍棋手筋、死活資料,竟是利用短暫時間的最佳夥伴。而利用個人網誌 GO 10101動態圍棋呈現,更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:效果奇佳。
    懸疑待解,是挺折磨人的,尤其是那個結似淺顯可解卻又難以觸及;往往解鈴之方只是畫龍點睛一筆,即顯撥雲霧而見青天之功,讓人恍然大悟而心花怒放。
    可惜這個好處不懂圍棋的人無法體會、分享。

2017年4月14日 星期五

退隱山林同享弈樂



    年輕時,、小和我,不約而同都有個小小的心願,希望年老時退隱山林還能同享弈樂。
    遺憾的是:十年前已辭世,小似乎也早已淡了這個念頭,而我,年輕時的夢依然,只是已不敢奢望……
    和我同學圍棋,小稍後,但的棋力長久來卻總差小和我一截,不過若他還在的話,仍舊是最佳同享弈樂的好夥伴。
    雖然要讓他四子,但和他下棋,身心完全呈放鬆狀態毫無負擔,誰輸誰贏都無所謂,好玩就好。尤其彼此性情相似、臭味相投,因此同享弈樂之夢恐已隨他遠颺。
    小棋力與我伯仲之間,理論上應是同享弈樂最佳夥伴;只是他過於自負,且不同於我彼此交心的層次,尤其經過近十幾年來歲月的掏洗雕琢,彼此的交情也逐漸趨淡。
    不可否認小近一二十年來的圍棋實戰經驗倍蓰於我,更因這期間個人身體受創傷殘,體力大不如前,沒記錯的話,從辭世之後他和我便不曾真正交過手。若跟我再在圍棋一較高下而不小心輸的話,自負的他如何受得了……
    然而不曾交手又如何,多年前同赴台南與友人棋敘,友人
當時另約了兩位業餘五段高手來對弈,結果我的表現比他更出色;幾十年來雖然實戰幾乎掛蛋,也沒拿過段位證書,身手雖稍嫌生澀,但寶刀未老而實力猶在,小終究太小覷我了:以為幾十年來他和我在圍棋圈混的時間不成比例,棋力比他差想當然耳,何況個人籍籍無名,怎能與擁有五段證書的他相提並論!?
    台南那位友人雖僅拿了三段證書,卻讓另兩位五段高手二子仍處上風。難怪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跟他交手的有限回合,似乎還未曾開胡過。也許我的圍棋實力還未到達晉段程度,應是較為允當的評價吧。
    可惜和台南那位友人的生活圈有些差距,期約圍弈似乎不難,只是有些大費周章,成行的機率似乎和意願高下成正比,尤其沒人相陪的話,一切都暫且擱下吧……
    那個讓人心慕神馳的景象:宓靜清幽的場所,悠然閒適的氛圍,的是讓人羨煞其中那同享弈趣中的幽人雅士。
    「有約不來過夜半,閑敲棋子落燈花」,那樣的心情,對我來說已是年代久遠的歷史故事了。
    雖然偶而仍會嚮往那種以棋會友的酣暢,實際生活中那樣的場景杳茫難遇也不可求,與其期望「偶遇」敵手,不如全心全意拋開對弈的念頭,投入另一個單人即可掌控的遊戲——
電腦。
    如果偶爾想來一盤解解癮:有ZEN隨時奉陪——